提到死亡,这是每个人都想要避开的话题,但是它又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事情。
生老病死,是大自然的法则,也是人力不能更改的事情。
我们在长辈的欢笑声中来到人世,而长辈又在我们的哭泣声中离开我们。
生与死,更迭交替,如何让亲人离开的更安心呢?
在我们国家地域不同,丧葬文化也不同,在很长一段历史中,我们都奉行土葬,讲究入土为安。
而现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沿用土葬,可是城镇地区已经改为火葬了。
骨灰盒不能见到阳光
在民间讲究“出灵不见光”,在给逝者下葬的时候,不论是用土葬还是火葬的方式,都要注意用遮阳伞或者遮阳布来遮挡棺材和骨灰盒。
因为古人认为,如果让逝者的遗体或者是骨灰见到光,就会令他们的魂魄受到伤害,一旦发生魂飞魄散的事情,就会影响投胎轮回。
还有说法认为,骨灰盒是阴气很重的物品,而阳光属阳气重的,两者相冲,因此要进行遮光处理。
当我们将亲人的骨灰收集放好,再走去墓室这段时间,可以让旁边的人帮忙打一下雨伞。
或者也可以提前准备一块布,有的地方用红布,有的地方用黑布,将骨灰盒盖起来。
安葬: 把同伴遗体或遗体转化形式(骨灰) 安置在一定空间里面, 如墓地、大海、江河、树下等。安葬, 包括火化。安葬的关键是“安”, 这个“安” 既是对死者的“安”, 也是对生者的“安”。不管采取哪种葬式, 都要避免草率行事。“安” 既是指安置的行为, 也是指安心的心态。安葬必须具有长期性。目前从事安葬的企业主要是公墓公司, 由于受制于国家关于土地使用权限的法律限制, 当代公墓还缺乏欧美公墓“永存” 的观念。公墓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共空间。对于公墓建设要有明确的法律界定, 我们认为公墓不是一种过渡形式, 也许几百年以后中国城市仍然会有公墓。公墓是殡葬行业的基本载体, 它的基本功能是安葬。在殡、葬、祭三个基本环节中, 葬是重要的环节, 公墓不仅是活着的人们满足逝者“入土为安” 愿望的基本归属地, 也是人类生命尽头的终归宿。公墓的文化意义十分巨大, 它不仅是活着的人对于去世者寄托哀思、表达愿望、保护环境、教化风气的客观载体, 更是生者对逝者展示亲情、弘扬孝道、寄托哀思的地方, 同时也是逝者展示其人生轨迹、启迪后人或警示后人的一个窗口, 还是生者与逝者“对话” 的一个平台。每一位逝者都是一部书, 而且这部书是逝者用生命书写的。因而, 墓园对生者的教育、感召、警示和启迪作用尤为突出。目前出现的种种诸如“公墓变公园”、建设“人文纪念公园” “景观式的墓园” 等现象,都是公墓建设的创新行为, 它们不是否定公墓的存在, 而是充分挖掘公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, 是将公墓这个公共空间建设得更富有人文精神的一种行业创新模式。
祭祀:是人们对已经安葬的死者的纪念或记忆方式, 它有公祭和私祭之分。有的祭祀活动已经形成节日, 如清明节。严格地说, 祭祀是殡葬的延伸。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以及1949年以来的极“左” 思潮的影响, 中国的祭祀传统遭到中断, 中国丰富的祭祀资源流失。中国今天的公祭(如祭黄帝陵) 完全不能和古代朝廷的祭祀活动相比, 所谓私祭也完全没有成形。中国人不仅没有合适的祭祀场所, 也没有明确的祭祀意识和恰当的祭祀仪式。广大民众在清明节的扫墓活动, 只是简单原始的祭祀方式。只有怀着明确的祭祀意识, 在合适的祭祀场所, 定期进行恰当的祭祀仪式, 才能保持生者对死者的长久记忆。